新闻

人形机器人步入“双脑协同”时代:破解核心控制器的技术困局

人形机器人步入“双脑协同”时代:破解核心控制器的技术困局

今年以来,全球人形机器人产业迎来关键转折点,据高工机器人产业研究所(GGII)预测,到2035年,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超过4000亿元。而实现这一目标的核心突破口,正聚焦于曾长期被忽视的“中枢神经系统”——核心控制器领域。面对传统架构的固有缺陷,阿普奇创新推出“双脑协同”核心大小脑方案,为行业提供了突破体积、算力、实时性三重枷锁的技术路径。

 摄图网_601082896_机器人在看着电脑屏幕(企业商用)(1)

行业痛点:算力、体积与可靠性的“不可能三角”

传统人形机器人控制器长期面临三大技术挑战:

1、算力割裂

分立式架构导致感知与运控单元间的数据交换延迟高达50-100ms,难以支持动态环境下的实时响应。例如,早期许多人形机器人步态失衡情况频频出现,其主要原因之一是控制延迟,而这是行业核心技术的重大瓶颈之一。

2、体积矛盾

堆叠式设计使控制器体积普遍偏大,严重限制机器人结构设计的灵活性,尤其是在需要高集成度的仿生关节场景中。

3、环境脆弱性

工业场景中的电磁干扰、振动冲击等问题,导致系统稳定性下降30%以上,例如,某服务机器人曾因散热不足引发算力降频,这是其环境适应性不足而导致的。

 

“双脑协同”架构的技术突破

面对当前行业面临的技术痛点,阿普奇提出的“感知-决策-执行”融合架构,推出具身智能机器人控制器KiWiBot系列,通过“感知大脑+运控小脑”异构融合架构,实现三大技术的创新突破:

阿普奇具身智能机器人控制器banner(5)

1、异构算力融合

● 感知大脑搭载NVIDIA Jetson AGX Orin,275TOPS算力可并行处理16路摄像头数据流;

● 运控小脑采用Intel x86处理器,能够在周期内完成多轴伺服电机的力矩闭环控制;

● 通过PCIe通道实现数据告诉互通,较传统CAN总线速率有显著提升;

2、时空一致性优化

● 搭载Linux+RT实时补丁系统,降低任务调度的抖动;

● 支持PTP协议,实现传感器-控制器-执行器的时间同步;;

● 通过EtherCAT主站协议,缩短关节控制周期;

3、工业级可靠性设计

● 紧凑型机身内集成自研热管-鳍片复合散热系统,在-20℃~60℃环境,保持低噪运行;

● 状态自感知模块实时监测多项设备参数,通过AI故障预测保证设备的健康运维;

 

随着高性能计算、实时控制与可靠性设计的持续突破,核心控制器正在从功能模块进化为机器人的“核心大小脑”。当核心大小脑能够赋予类人的反射神经与抗干扰能力,具身智能的产业化落地或将迎来质变时刻,阿普奇作为具身机器人核心控制器供应商,将聚焦在高性能计算、可靠性设计、AI计算底座、实时运控优化、安全运维套件等维度,提供高可靠性的核心大小脑,协力突破具身机器人行业在核心控制器上的技术困局。


发布时间: 04-21-2025